欢迎访问海勃湾区人民政府!登录注册 网站无障碍关怀版
今天是:
2022年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高质量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能耗双控等年度任务。实现上述目标,海勃湾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主题主线,强化创新驱动,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实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重点要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去年,海勃湾区坚持统筹融合、优化格局,城市更新起笔有力。围绕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力,抓紧完善功能布局,实现突出问题有效治理。居住环境持续改善。23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建设南路西等3个棚改项目加快推进,“问题楼盘”交付房屋2495套、回迁安置率达98%,不动产遗留问题分户登记率超92%,房地产“三难”问题有效化解。城市设施更加完善。包银高铁乌海段“三电”迁改全面启动;27公里燃气主支线管网安全隐患彻底消除;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开工,垃圾日产日清长效机制落实见效;公园、广场、绿地提质工程有序推进,成功打造一批“口袋”公园和“桥洞”文化,新增绿化1万平方米,新增免费公共停车位1227个;“马路办公”常态化开展,违章建筑依法拆除,“大城细管”撑起美丽家园。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四个不摘”总要求,扎实构建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农区道路、给排
海勃湾区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期,这里就是北方民族繁衍生息之地。春秋时期为白翟(即猃狁之族)牧地。战国时期属林胡牧地。秦灭六国统一中原后,将中国分为三十六郡,海勃湾区隶北地郡。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海勃湾区境内先后成为蒙、汉、回、满等20个民族活动的场所。到明中叶以后,海勃湾地区为鄂尔多斯部的游牧地,并一直延续到中华民国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海勃湾地区隶属鄂托克旗。1955年,从鄂托克旗析出成为独立地区,先后称谓为卓子山矿区、海勃湾市,均隶属伊克昭盟管辖,1976年1月乌海市成立,海勃湾区为乌海市辖中心区。“海勃湾”一名是由蒙藏语“海若布刀亥”演变而来,意为“雄狮之湾”。神奇的名字来自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在成吉思汗时代,有一个名叫约勒道日玛的著名铁匠,曾在卓子山上为成吉思汗西征制作弓箭和甲胄,成吉思汗得胜后便把卓子山这片肥沃的土地赐给铁匠。铁匠有一子,名海若布,生的犹如雄狮一般英武、剽悍。久而久之,蒙古族牧民就以他的名字来称呼他的草地,于是,便有了“海若布刀亥”这个神奇的名字。
海勃湾区区常住人口为339155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36%。全区共有家庭户132847户,集体户8899户,家庭户人口为311042人,集体户人口为2811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34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15852人,占93.13%;蒙古族人口为15526人,占4.5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7777人,占2.2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39207人,增长14.17%;蒙古族人口增加2961人,增长23.5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810人,增长11.63%。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73881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165274人,占48.73%。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2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92相比,下降5.71。
乌海矿产资源富集,素以“乌金之海”著称。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藏26种,乌海煤炭资源储量28亿吨,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焦煤产地,焦煤储量占内蒙古自治区的70%,石灰石、石英砂、石英岩、煤系高岭土等其它矿产资源储量大、分布相对集中、品位好、易开采,工业利用价值高。海勃湾区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并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有能源、化工、建材所需的综合性配套矿产资源近37种,查明的矿床、矿化点近百余处,是一块具有开发建设价值的经济发展宝地。其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石灰岩、硅石、高岭土、各种粘土,次之有金属矿种十余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10.4亿吨,占全市总储量近三分之一,素有“塞上煤城”之称;石灰岩远景储量40亿吨以上,氧化钙含量高,杂质少;粘土总储量50亿吨以上。另外还有辉绿岩、角闪石、世界名贵的血红色大理石等。水资源。黄河是海勃湾区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黄河流经全境,年均水流量321亿立方米,年最大流量达556亿立方米,这为地区工农业发展、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国家重点水利工程——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蓄水后,形成了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乌海境内集聚了沙漠、黄河、湖泊、草原、高山、湿地等丰富自然景观,形成了沙水相亲、山水相映、城在湖畔、水贯城中的独特风景,享有“黄河明珠·大漠湖城”的美誉。土地资源。海勃湾区总面积5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50公顷,有林地面积5607.9公顷(包括四合木灌溉区),牧草地面
海勃湾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市辖区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乌海市东北部。乌海市地处黄河中上游,黄河穿市而过,流经市区105公里。国家重点水利工程——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蓄水后,形成了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乌海境内集聚了沙漠、黄河、湖泊、草原、高山、湿地等丰富自然景观,形成了沙水相亲、山水相映、城在湖畔、水贯城中的独特风景,享有“黄河明珠·大漠湖城”的美誉。乌海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的“中国书法城”和“中国硬笔书法名城”。全市国家级书协会员40人,自治区级书协会员145人,200多人次获得包括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在内的全国性奖项。“万人书太阳神”等5项活动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坐落在乌海的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书法艺术殿堂。乌海地处北纬39°,与法国著名葡萄酒产地波尔多位于同一纬度线,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是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有“第二个吐鲁番”的美誉,是“世界沙漠葡萄酒大赛”永久举办地和国家区域性葡萄酒检测中心。“乌海葡萄”获得全国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在国内外大赛中屡获金奖,“汉森”牌干红葡萄酒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中共乌海市海勃湾区委   乌海市海勃湾区人民政府主办    海勃湾区人民政府数据应用中心    海勃湾区直各单位联合协办
电话: 0473-2059992    邮箱:hbwqxxb@126.com   地址:乌海市海勃湾区海北大街1号区政府党政大楼   邮编:016000
蒙ICP备05000806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30202000194号

网站地图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联系电话: 0473-2059992 举报邮箱:hbwqxxb@126.com
海勃湾党政机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