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图片要闻
创新“五办”服务 助力困难学子圆梦
来源:乌海日报 发布日期:2024-12-25 11:20
分享至:

12.25.4

政务服务中心自助服务区。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力有效

本报记者 毕晓敏 文/图

在海勃湾区,一项旨在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梦的创新举措正在推进。为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海勃湾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会同教育局、民政局、残联等部门,共同推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资助一件事一次办”服务,通过线上平台实现了“一次办、反向办、免证办、智能办、一网办”,为困难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资助申请渠道。

打造“五办”服务

实现资助申请高效便捷

以往,学生在办理资助类业务时,面临着诸多不便。政策不明、材料不清、流程繁琐、耗时长、隐私顾虑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不少符合条件的学生望而却步,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政策红利。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海勃湾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打破惯性思维,整合部门资源,归集多方数据,以数据赋能为核心,创新推出了“大学生补助申请”模块,实现了困难学生资助申请的线上办理。

如今,在线上办理通道的支持下,学生只需在手机或电脑端进入申请界面,输入必填信息后,系统便会自动与后台数据库进行比对,检索人员信息是否符合申领条件,并生成相应的表单。对于可通过数据查询和部门核验的事项,申请人无需再提供纸质证明材料,大大简化了申请流程。截至目前,全区已有208名学生通过“海区e家”小程序提交了申请并完成审核。

破解难点堵点

推动“入学资助一件事”落实

在调查研究中,工作人员发现困难学生资助的申请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审批流程繁琐复杂。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海勃湾区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交流,反复座谈研讨,共同研究解决了数据融通共享核验、电子印章规范使用、电子审批表一键存档等问题,通过整合优化流程,将原本需要多部门线下审核的多个事项整合成“一件事”,方便群众办理;同时,还对提交的材料进行了大幅精简,减轻了申请人的负担。

为了实现服务信息的精准推送,海勃湾区通过大数据定位“应享未享”服务人群,通过数据比对和分析,主动发现符合资助申报条件的学生,并向他们发送提示短信。这一举措避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享未享”情况的发生,实现了困难学生的主动识别、高效认定和精准资助。

在优化审批流程方面,海勃湾区通过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资助申请表”整合成一张表单,并依托微信小程序“海区e家”实现在线申请和审批流转。申请人只需一次提交材料,线上流转后,即可在家中等待审核结果,无需再多次跑腿问政策、交材料。

群众满意度提升

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资助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实施以来,提高了办事效率,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目前,申请人可以通过“海区e家”小程序线上提交申请,多个审核部门可以线上流转材料,实现了“一网办”,减少了群众的跑腿次数;同时,线上办理还避免了因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而多次往返的情况。

办事流程的精简整合和优化,将原来需要多部门线下审核的多个事项整合成“一件事”,群众办理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同时,提交的材料也进行了大幅精简,减少了申请人的负担和麻烦。

此外,通过数据赋能和精准推送服务信息,海勃湾区实现了对困难学生的主动识别、高效认定和精准资助。这不仅解决了申报“过期不候”“应享未享”等问题,还通过精准的数据核验比对实现了申请人和审核人的“双减负”。申请人无需再提供繁琐的纸质证明材料,审核人员也可以通过系统数据比对核验减少线下审核工作量和时间成本。

通过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精准认定、精准资助和精准帮扶等服务,切实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和实际困难,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个人梦想和价值追求,还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稳定,有助于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资助一件事一次办”是海勃湾区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创新了服务模式、优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还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资助申请渠道和保障措施。下一步,海勃湾区将继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和创新实践,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